中新社香港10月汽車借款31日電 題:以北島之名 詩意在香港“開花”
  中新澎湖民宿社記者 賈思玉
  金秋,夜風醉人,香港吐露港畔傳房屋貸款來吟誦之聲。
  30日晚,600多位愛詩的人在香港中文大學相遇,共享“時間的玫瑰——北島詩歌之夜”。學生們或朗讀、或歌詠、或表演,成代償就一道詩意的風景。
  “只要詩歌繼續存在,年輕人就能找到精神源泉。”64歲的詩人北島到場,穿著紅襯衫和寬大的黑色外套,清瘦到兩腮微陷。他東森房屋說很少朗誦自己的詩,是夜,他為大家讀了《守夜》。
  與詩人朴素地朗讀相比,中大的學生們極盡發揮創造力。一個小型室內樂團被搬上舞臺,包括小提琴、大提琴、鋼琴和長笛,和著詩歌的節拍與意境,演奏出曼妙音符。從上世紀70年代的《回答》、《一切》,到後來的《問天》、《冬之旅》,再到近十幾年的《六月》、《黑色地圖》,通常是一男一女,一個以廣東話、另一個以普通話,自然地合誦,有的配以音樂,有的配以表演。
  “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,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……”一位“90後”男生鏗鏘有力地背誦了北島的“經典”詩句。同場演出的新疆女歌手高櫻以唱代誦,演繹了詩人的作品《橘子熟了》。
  “真的沒想到,詩歌之夜來了六百人,成了一個紀錄;更加沒想到,同學們的朗誦和配樂,會那樣動人,動人到在場每個人都沉浸在詩的世界,動人到聽眾掉眼淚。”活動組織者、香港中大副教授周保松大受鼓舞。
  在商業社會香港,600人可能已創造詩歌朗誦會最多人出席紀錄。“我挺吃驚的,同學們做了一些詩歌、詩句的創造,很獨特,證明詩歌能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存在。”北島的語調還是一貫地冷靜,不過周保松透露,會後吃飯,詩人高興得喝了很多58度金門高粱。
  北島自2007年定居香港,併在中大出任教職,每年開授詩歌創作課程。在這裡,他筆耕不輟,對他來說,寫詩是嚴肅認真地創作,不是網絡時代的自說自話或自娛自樂。他還完成了一部回憶故鄉北京的散文集《城門開》。“你的《城門開》在香港寫成,蕭紅的《呼蘭河傳》也在香港寫成,好像香港是特別容易引起鄉愁的地方。”聽罷香港詩人廖偉棠這一觀點,北島點點頭。
  北島此前久未露面,因為生了場病,用一年多的時間恢復“說話的能力”。“你說我說話還行嗎?”他耿直地問記者。在香港推動詩歌活動,北島曾將其比喻為在水泥地上種花。“慢慢做成了,讀詩的人越來越多。”他一邊為大排長隊的學生們簽書,一邊篤定地說。
  由北島出任籌委會主席的“香港國際詩歌之夜”成功舉辦兩屆後,今年11月21日至24日將第三度舉辦,屆時18位外國詩歌和漢語詩人將參與這一詩歌盛會。北島又連比帶劃地向記者介紹‘詩歌電車行’的構思,“從11月到明年1月,20多輛叮叮車的車廂會以中、英文詩句佈置,然後在港島穿行……”
  在北島看來,在商業化大潮衝擊下成長的年輕一代仍可“詩意地棲居”。“全球化、商業化後,很多事都沒有標準了。不過‘80後’優秀的年輕人,他們或寫作、或去支教實踐,走出一條自己的路,我非常感動。”
  詩歌之夜臨近結束,在場所有人隨北島朗誦了一首他早期的詩《走吧》:“走吧,我們沒有失去記憶,我們去尋找生命的湖……”(完)  (原標題:通訊:以北島之名 詩意在香港“開花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w38jwezx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